中国大运河古道研学活动开启


-------------------------------


(消息发布:2021年6月22日)

中国大运河.jpg

 

         6月22日,对中国大运河来说,是个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时间点。

       2014年6月22日,历时8年的努力,中国大运河终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及第46项世界遗产。

       这一天,对中国数以万计的古道来说,更是意义非凡。同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亦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的文化线路,首次,但却是以双响的形式登上世界遗产的最高领奖台,不同之处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申遗用了吉尔吉斯斯坦的名额。


龙之飞腾-微信.jpg


       中国大运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和安徽8大省级行政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且至今仍在造福华夏子孙的伟大工程。其申遗成功带动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及浙东运河总长1011公里的河道沿线杭州、北京等27个城市的58个节点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且起止点竟然正好是在地球最重要的北纬30度和北纬40度两条纬线上,全线恰恰跨越了整10个纬度。

       古道这种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生活的艰辛、商贾的兴衰、文化的底蕴以及历史的变迁,是研学教育的最佳资源。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如今更是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寓教于游的课外实践活动。古道研学就是在此大背景下所总结出的一种全新模式,特指围绕古道交通文化遗产所进行的系列研学教育,以及旅行者在古道上学习相关知识的专题活动。


研学 微信2.jpg


       2019年9月19日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从2021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分两个阶段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并提出要“培育交通文明,推进优秀交通文化传承创新,加强重要交通遗迹遗存、现代交通重大工程的保护利用和精神挖掘,讲好中国交通故事”。古道研学即按照此精神创设 。


研学-微信.jpg


       选择6月22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启动中国大运河系列的古道研学活动,是经过前期深入考察和多次实践试点活动后确定的。具体工作将由古道研学核心团队与各地具有相应资质的优秀团体一道,以古道联盟(非社会组织)等形式进行强强合作,有序推进。


古纤道 -微信.jpg



技术支持: 文明之路 | 管理登录